欢迎来到 论文网(www.lunww.net),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登陆】
【注册】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论文网 >> 论文阅读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联系生活 促进探究

浏览19次 时间:2018年10月16日 09:45
  【摘 要】 数学产生于现实,而且应用于现实,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的机会,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 创设情境 发掘题材 联系生活 引导探究。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教授认为,数学产生于现实,而且应用于现实。他提出,学生学习数学应与现实相结合,即从现实中学习数学的原则。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数学教学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探究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这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只有在自己探究中获得成功,才会有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而产生强大的探究内动力。“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对于学困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失败。
  1、增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成功。
  在数学教学中,应合理处理教材,适度引入一些实践操作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诱导学生探究取得成功。
  例如,学生学了有关乘除应用题后,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租车方案”:光明小学有 425 人去秋游,出租车公司有每辆限乘40人的大客车和限乘25人的小客车两种,租一辆大客车每天租金为1100元,租一辆小客车每天680元,你认为怎样租车最合算?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租车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一定会积极投入,多角度地计算和比较,并从中进行方法选优 :(1)如果都坐大客车, 425÷40=10(辆)……25(人),需11辆大客车,租金1100× 11=12100(元);(2)如果都坐小客车 : 425÷25=17(辆),租金 : 680× 17=11560(元);(3)如果租10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共付租金1100× 10+680=11680(元),经比较认为都租小客车最合算。接着,让学生继续讨论 :如果实验小学650人去秋游,怎样租车最合算 ? 学生又得重新设计“租车方案”,在计算中体会到,乘车人数在变,租车方案也要变,应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层要求激励,诱导探究成功。
  在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 要特别关照学困生, 除用“低要求,多成功”这种不搞“一刀切”的原则进行教学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等同的参与成功的机会,增强探究信心,促使学生爱探究,让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和提高,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如,设计“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的教学内容。
  分层要求激励学生。如, 学生能做出两种分法的得1颗“星”,三种分法的得2颗“星”,四种分法的得3颗“星”,五种分法的得4颗“星”……对长方形的平均分法,教师让学生自主画线、折纸或剪纸等操作探究,引导学生从“直线——曲线——折线”进行平均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奖励“星”,享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感。
  二、发掘探究题材 增强探究热情
  1、从学生的认知需求中,创设探究题材。
  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学生说,学生听,学生改,师生评,又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好帮差、师生共议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自己获得正确答案。例如, 我在教学《估算》
  时,创设的探究题 :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小李一家来到了美食饭店,下面是这顿饭的账单 :
  (1) 妈妈问小李 :“小当家,拿100元钱付账够了吗?”
  你认为小李会怎样回答?为什么?
  (2) 小组探究、交流。
  方法一 : 17+13=30
  19+11=30
  12+28=40
  合计 : 100元。
  方法二 :菜单中单价的十
  位上的数的和是10,即7个10,
  为70元。个位上的数(7+3) +(9+1) +(2+8) =30。合计 :
  100元。
  方法三 :原价格 : 28 17 11 12 19 13
  估算价 : 30 20 10 10 20 10
  合 计 : 100元。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从学生的判断错误中,发掘探究题材。
  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在教师帮助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思维产生偏差时,或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见解时出现的错误,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好题材。在探究之前,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例如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时,由于受到能被2、 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个位上是3、 6、 9的数能被3整除,教师有意安排183、156、 7719(能被3整除)让学生体验,学生暂时误入歧途 ;当出现536(不能被3整除)时,矛盾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使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 :“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跟各数位上的数的组成是否有关呢?”出现两组数让学生探究 :①用3,4, 6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得 : 346, 364, 436, 463, 634,643——都不能被3整除 ; ②用2, 6, 7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得 : 276, 267, 627, 672, 726, 762——都能被 3 整除,此时的探究使学生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真情
  1、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数学问题。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探究学习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产生积极探究的真实情感。 例如,在学完“比例尺”之后,我出示 : 杨老师家要买的一套三居室的平面图,告诉学生卫生间的实际长、宽是多少。让学生动手去量平面图,计算出三个卧室及客厅的面积,并求出总面积。已知每平方米4600元,计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这时还可以提出 :一次性付款打九折,要花多少钱?分期付款首付19万元,剩下的贷款,贷15年的年利率是6%,每月应还贷多少钱?这样,既复习了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又复习了利率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2、借助电教媒体,探究社会数学问题。
  例如,数学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子 :小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电脑屏幕上有声有图地出现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教学效率提高了。
  总之,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现实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氛围,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探究者的需要,让学生获得成功,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究数学的情感,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余秀丽. 探索有效、接受无痕.福建教育,2012年.第14期[2]吴德伟.设计发展性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四川教育.2008.9
  [3]魏俊峰.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具有魅力,河北教育2006.12

$OB%R0|U)w&y0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