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论文网(www.lunww.net),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登陆】
【注册】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论文网 >> 论文阅读 >> 文史类论文 >> 新闻传播学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来源: lunww    发布者:论文发表
浏览26次 时间:2012年8月24日 13:36

5|$`*K"f7hO0 摘 要:随着电视媒介的发展情感电视谈话节目异军突起,该类节目以平民化的视角、生活化的形式来展现普通人的情感轨迹,成为了社会群体情感宣泄的窗口。在此类节目迅速蹿红的同时,其自身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本文从真实性、隐私权、人文关怀、媒介把关等几个方面对该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引起学者和业界对该问题的关注。论文网oI x/]D

(G\9r n [m*Y0  关键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真实性;窥探隐私;人文关怀

9k$Bw#qL gu%j2OjA#K0论文网? IsX FM_@'g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定位为服务类节目,但又和以往生活服务类节目完全不同,它针对现实中人们面临的人际危机和心理变迁,通过主持人、被访者、专家的讨论,调解矛盾、调适关系,由此对受众给予启示与帮助,是将现实中的人际传播放大至银屏上的大众传播。曾经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有着家庭般温馨的现场布置,主持人扮演着倾听者和调节者的角色,现场及电视前的观众无不以感同身受的收视心理去同谈话主人公一同经历感情的起伏,谈话节目一度成为人们的心灵鸡汤、精神家园,人们也乐此不疲的选择这种方式作为情感的宣泄和出口。

q3TXaV*f0

v`/j `xdtiUn0  但现如今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在传媒伦理领域的边缘,在众多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中,能真正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节目并不多,有学者提出,这类节目“从思想文化的传承上看,徘徊于‘庸俗’和‘通俗’之间;从谈话情境来看,行走在‘模仿’与‘造假’之间;从话题危机来看,游离于‘和谐’与‘中庸’之间。”[1]谈话类节目,尤其是情感类谈话节目走向僵化,缺乏美誉度,缺乏深度与真诚,游走在传媒伦理道德规范的边缘,这些情况的出现,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论文网 f!P ~5m_'g:SE{8f

论文网 C4` h q J%{t*Y

  一、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论文网8YQs1rl.F#cu^3d5_8I0O

V5~D+UW"Ti Fu8^r0  (一)真实性的质疑和缺乏

\'?vb_Yl"R$n/i a0论文网tx(d ]jp

  关于真实性,对于大众传媒的工作者并不陌生,新闻界对于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是: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这对于情感类的电视谈话节目也是同样的适用,先有事实,后有谈话节目,事实同样是第一性的,事实才是引发节目制作的最初始动机,也是触动观众的根本要素。而目前众多电视谈话节目,以离奇的故事情节、曲折的人物经历,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时间内,向观众呈现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经历”,来吸引受众,孰不知这离奇曲折、感人至深的背后隐藏的是传媒对于真实性的亵渎和捏造。论文网q]&a-ka)^dJ

论文网 W9[ \$C`,B2p5XU+SQa o_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中真实性的缺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9h*ur{\0论文网y P ZO.r/],B

  1.故事文本真实性的缺失论文网2`5|#Kc0NhN:AA

论文网 {)a9@p}2N/{"|q

  有人曾说:“也许现实存在,无论是什么,它曾经给过我们感动,而一旦经过媒体就不那么真实了。”网络上也不乏有很多网友质疑各类情感谈话节目中故事情节的真实性,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之于观众是何种地位,大多观众慢慢开始把该类节目作为消遣和娱乐,情感谈话类节目已经慢慢失去了其最初的传播功能。这一切都是由于媒体一味的追求收视,放松了对节目真实性的把关,不惜自己杜撰节目故事,以次充好,以各种骇人听闻的噱头换取观众的注意力。

d1l6kOBf{ P4B0论文网1o!RA)O$@h

  2.现场气氛真实性的缺失论文网B v S l2cr/jEB

~;Ur@N0  通过谈话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矛盾冲突中将节目推向高潮,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亮点所在。但事实上,如今的谈话节目的现场气氛和真实的受众心理却是大相径庭。编导策划运用各种手段设置情境,渲染气氛,或挖掘嘉宾不为人知的情感故事,或安排神秘嘉宾出人意料地现身,或设计破镜重圆、深情相拥的戏剧性场面,让嘉宾不得不落泪。不明真相的观众被编导策划运用各种手段设置情境,渲染气氛的假象所迷惑,被现场观众、主持人、嘉宾挤出的眼泪所感动,深深的被节目以及现场气氛所感染,这样就达到了媒介所追求的“效果”[2]。让人物伤感落泪成了这些节目追求的最高境界,好像眼泪是高品位、深度、人文关怀的专用符号。

!jJ7L9G6^~%n},K,F0论文网IH9K:o!T,_(hK

  3.节目节奏和情感进程真实性的缺失论文网9N0K2y8i u3T

论文网rV|S&B*X4Y

  在谈话节目制作中,为了追求“好看”,制作者会刻意制造“冲突”和“悬念”,谈话的进程、节奏,对话的情境、结构都会被有意无意的设计,这无形中就给节目制作生硬的设置了框架,以至于谈话者被节目需求钳制,没有真实对话的语境,缺乏交流质疑的机会,从而空话套话、惺惺作态代替了真实自然的情感流露。很多谈话节目是录播,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节目组会因为主持人、嘉宾甚至观众某一方的不配合和“表演”的不够好而叫停,这俨然成了“导演谈话”。

uL.L4^3U M-x$SSL0论文网^ v-YW_.p5Yk*]

  节目的进程完全是设计好的,嘉宾的点评、现场观众提问都是被安排的,人际谈话间自然的情感进程被程式化的叙事结构打破,成为了一场被导演的“谈话秀”,这是对电视谈话节目进程和情感推进的虚假表现,剥夺了受众了解真实谈话情景,抒发真情实感的观赏权利[3]。
}e^KXf C$t0  (二)窥探隐私、亵渎情感

4K&I;yg*|(g0论文网1M)Z;W&m J \TN-e

  1.刻意挖掘和渲染节目对象的个人隐私论文网%W S#e*tLIn

论文网0Ie_"|%p

  首先,到场不意味着同意。有的被访谈者尽管到场,但他们并不是主动、自愿到场,而是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有的被访谈者虽然到场,但由于主持人掌握节目的话语权,被访者往往陷入被动,对访谈没有设防,在主持人的诱导下,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隐私;为了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一些访谈节目将矛盾双方请到现场,不断刺激当事人互相揭短,从而推进节目高潮,在双方对峙的情况下,一些隐私内容被暴露出来,而这种隐私的侵犯是隐形的且不被访谈者察觉的,而事实是这些隐私基本与违法无关,最多是人品、性格问题。其次,求助也不等同于愿意暴露隐私。社会上一些弱势群体,往往会因各种原因向媒体发出求助,但由于其话语权处于劣势和“有求于人,听命于人”的心理,往往会以暴露隐私为代价换取媒体的曝光率,而此类节目利用弱势群体的隐私来换取收视率,违背了传媒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一些记者往往借助或滥用媒介权利,对他人的私生活强加干涉,由于媒体的参与,有些矛盾往往更加激化。论文网o m-f {C7W

{QV,C&['}0  2.漠视青少年的隐私保护

:?4fAv!I1NO\l0论文网q4A pC/dr.M;W

  由于未成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还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此类节目涉及到青少年隐私时要使用马赛克处理,但很多节目忽视了这个问题。很多节目以成年人和家长的立场,媒介以教育者的身份示人,对孩子的权利和人格没有足够的尊重,直接对孩子进行揭露教育,展示他们的隐私。节目传递了强势话语教育青少年的正当性,却忽视了教育权利背后对孩子隐私与尊严的粗暴侵犯,当节目涉及当事人的隐私时,应当以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为原则,媒介职业价值观不能凌驾于伦理价值观之上。论文网CPy\F'r)b

论文网$b2K,KT^T8M@F

  (三)人文关怀的缺失

Mf9F3TxT0论文网 y7[Y5te6F:H%K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传媒的人文关怀则是媒介发展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的关切,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将情感视为维护人际之间关系的存在方式[4]。

_xqm4w UM0

,N#~$f%SwG-z$uLn W0  首先,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上。不少媒体拿弱势群体来开掘节目素材,弱势群体因为其社会地位、消费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以及发声机构的缺乏,或者被排斥到服务意识淡薄的媒体的报道范围之外,成为满足受者、传者的卖点[5]。大多媒体关于弱势群体的选题上,多以一种同情的视角切入,但是无知的同情与偏见的歧视也是缺乏理解精神和理性精神的,表现出偏见性、假性的关怀,对于弱势群体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帮助。其次,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忽视了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此类节目多以情感纠葛为节目线索,制作方有意放大被访者的内心痛苦,将个体的矛盾纠结作为卖点出售给观众,这除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之外,更是助长了社会群体的漠视,对观众、被访者、大众传媒都无任何益处。

(?8j*J#V5O'W#E(c&q2])n0论文网 Y~sV/B I-{H/oE

  (四)媒介把关职能的缺失

rz)o8Z+t0论文网&p }wxX

  谈话节目并不像新闻节目一样直抒观点、意见和立场,它是利用人际传播的方式,拉近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如果不能在选题、导向上把握好尺度,那么受众的“情感”也会随着格调不高,导向模糊的情感类谈话节目走向误区。

&f\9a2\'|p*r0论文网7d8d5Zk%_^6P

  媒介把关职能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e8?r$G,`1c [d0论文网mM U.C0VpJ+}

  1.话题选择低俗化、浅薄化

UG0Zq5iu&P^&B4Q0论文网1TG.I\ C5J0Qc

  目前很多电视谈话节目注重选题猎奇、猎艳、哗众取宠,空话、废话连篇,内容低俗,品位不高。纵观目前的多档情感类谈话节目,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节目在选题上都是钟情于婚外情、第三者、二奶、二爷、出轨、不伦恋、畸形恋等题材,完全是低俗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6]。为满足人们的欲望使得此类节目话题选择的尺度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一个“度”,就容易走向浅薄、走向庸俗、走向一种无聊的狂欢,此类节目题材极端化、煽情化、猎奇化、道德模糊化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论文网O}U5[TEj

7ixLMO"~{0  2.舆论引导上的误区论文网3si ng1?+y X^ f7?.M

论文网5M"i&vC7lr?hrY

  电视谈话节目是利用人际传播的方式,拉近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以看似“平等”的身份来交流,可以避免受众的抵触情绪;一些专家、意见领袖的出场,利用名人效应,现身说法,引导当事人与观众按照预先设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不知不觉靠拢追随着占据主流的观点,最后受众潜移默化的成为了媒介所倡导的舆论的支持者,这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但目前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在舆论导向上也存在误区。[7]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借助媒体解决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主动将个人隐私向情感类谈话节目方透露,甚至夸大事实,引发注意。失恋的希望媒体借助挽留爱人,家庭纠纷的希望媒体帮忙调节,有法律纠纷的希望通过媒体舆论造势,利用媒体进行炒作,先发制人。很多媒体一味的追求新鲜、有趣,在没有分辨事实真相的时候轻易下结论,沦为他人利用的炒作工具,对当事人产生不必要的伤害,也浑浊了社会舆论环境。
)I7aP.z5G]ha0二、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突破困境的对策

A)Q)|2J(l]&TM0论文网1SZs#E6Fz.n|

  针对目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种种弊症,摆在电视人面前的问题就是寻找出路和突破口,使情感类的电视谈话节目能顺着良性健康的道路更好地向前发展。

+w:H.z)|d8Hb0论文网3x Cv8U @I/z(~j.s7I

  (一)呈现最真实的情感

XWh rTz]0论文网:Z5q*M'g&M!F

  1.尝试现场直播——逼近真实

%?b4y#Rj?/X;A0论文网},rM%Ld j{UZ-j

  对于谈话节目来说现场直播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它不仅对于主持人、编导的临场应变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现场嘉宾和观众的一种刺激,更是对于真实性的一种高度放大。情感类的谈话节目涉及政治等敏感因素的概率较小,对于情感类话题的把关尺度可以相对放宽,由此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直播的可行性就大大增强。电视直播不仅在于“第一时间“传播信息,还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知情欲望,它可以将传播中的噪音降到最低,使得观众能够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

q%S6tdwX0

!PLxC.U i&yyU(| V5z0  2.追求即兴感与现场感的融合

i;`%H4At%|0

ZjzVTd+uC0  谈话本来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即兴的交流,电视谈话只不过是通过大众传媒手段来展现人际间的传播,无论是在私下还是在电视荧屏上,即兴的、现场的情感交流才是最真实。即兴是人情绪的表达,包括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谈话参与者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这些丰富而细微的面部表情和肢体是无法复制和模仿的,即展现了人际传播的魅力也增强了现场感和真实度。

[V_|z:`0

p"m#u%K"D Uy_P%m~a0  3.营造和谐自由的“辩论场”

6rX;z#LB-K!_7[9[0

,_*p9DCZ W0  电视谈话节目在前期策划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模式化的节目进程,而应该有意寻找观点上的分歧,邀请来自不同立场的声音发声,这种差异造成的张力、讨论乃至冲突才能迸发出真实的火花和魅力。只有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主持人、嘉宾、观众三方形成自由的谈话场,真实的对话才能展开。论文网._Kh }A(ZM$_

c3@8] F$HcY0  (二)增强媒介自律,保护当事人隐私论文网t'? J!yN|/t

-ZG_"Ia"y-W0  1.遵循公共利益原则

7Q@5G0u\3u/~+f|0

|Gll&C%U4v+dbk0  在保护被访者的隐私权时,除了要经过本人同意外,也必须考虑公共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必要时个人隐私应让位于公共利益。而当与公共利益无关时,媒体应该对被访者的隐私加以保护。论文网]f'ny4xa!m

论文网o+g6KW'AX[^

  2.增强媒介自律论文网`$H"o!fb+?!xv#w

论文网!M3i'Cpw

  媒介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身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深切的把握媒介的社会功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媒体工作人员还应提高法律修养,媒体要完善涉及个人隐私问题的管理规范,如何正确处理个人隐私,如何取舍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媒介利益三方的平衡,这需要增强媒介自律,提高法律意识,防止滥用媒介权利。论文网&V F)J9P7jLC

x2B4Xce:a$sn0  (三)走出人文关怀的误区论文网'f"n}hWA*I6\7Z z

论文网wS.bwt*zla

  1.变“一次性”的关注为“持续性”的关怀

hb gE NN0

Rea%g)M0  电视谈话节目也可以做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对这些人群进行持续的关注,不仅帮助他们走出当前的困境,更要关注他们事后的情感进程,而不是借用他们的情伤赚取受众的同情心之后就变得冷漠,将媒介的人文关怀延续下去。在对弱势群体的采访中,要以真情实感呼唤社会的责任感,激发观众爱心,将政府、社会、媒体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融为一体,以此改善弱势群体的困境,帮助他们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从弱势走向强势。这也体现了对他们心理上的平等和人格尊重,是人文关怀的高层次表现。

Y-@_$B/E#t8p g0论文网Nr#Y5\i

  2.人文关怀——从微观走向宏观

"s0X2yX k0

,J3tFUi_l%`'F;Z0  在节目中我们提到人文关怀往往是直指弱势群体,如下岗职工、外来打工者、山区青年、残障人士等,这也固然能揭露一部分人群的生活和心态,彰显传播的人文价值。然而真正人文关怀的对象是苍生大众,它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怀上,对每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体现和理性思考上。一些选题以平庸低俗的内容追求“观众至上”,在善意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这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觉得更加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相去甚远。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感谈话节目,在选题上,应该符合当前的社会背景,注重传达给受众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话题。

COn.H8lNUy7r)FS0

$wRp7?Y"bi0  3.提升主持人的人文素养

7d'];_!I:h%ll0

G:I F!q7r4@sS2A;kpF0  情感类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除了要具备文化功底、新闻素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文关怀情节,言由心生,情感面前更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崔永元就有这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否则他不会做的那么自然贴切,而这种“情怀”需要主持人等媒介从业者从心灵深处打造。

;V;VS w:\\(lcQ0论文网.K0URaw\

  三、结 语

M ki}!L1v&d gV F s0

*eb5h#j:o} L0  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在模仿外国此类节目的过程中,应剔除糟粕、扬长避短,将节目资源放眼更广阔的人间大爱上,反映新时代我国人民的意气风貌和心理变迁。电视节目成长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是提升竞争力的助推器,随着传媒运营的规范有序,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良性格局也终将形成。论文网k)N!UMjs0d1j

论文网(}XcZ] fO B

论文网k$CKk,kv'}1R
  参考文献:
0M\;O$h ?2jj0  [1] 郎劲松,初广志.传媒伦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y tRi|*T6z0  [2] 石长顺.当代电视实务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m p tj8S.b I&x;n0  [3] 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论文网G*Q0K H1~;C!J
  [4] 汤荔.论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爱好者,2008(7).论文网i/TzIP!c8E*W@ I
  [5] 高平平,黄富峰.传播与道德[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论文网^{q:O'XE
  [6] 陈思.流行的背后——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透视[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论文网_.r6s ^3U;L
  [7] 余慧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特征与社会意义[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u @@ @H0论文网a!O[h F

 论文网#| flsh

TAG: 电视 情感类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365@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76879165
联系电话:17351597825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