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论文网(www.lunww.net),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登陆】
【注册】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论文网 >> 论文阅读 >> 文史类论文 >> 新闻传播学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解读电影《断臂山》中的跨文化现象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来源: lunww    发布者:论文发表
浏览40次 时间:2012年8月22日 14:49

s&H0u"Nnr6NC3?0摘 要:李安是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电影导演,他的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国际化的商业眼光,令他在好莱坞创作出了众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影片。本文将李安电影《断臂山》放在跨文化的背景下,通过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其艺术构思及美学特点。意义在于通过此影片作为一个案分析揭示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并对未来优秀的国际性影片趋势作一个建设性的思考

i {f_8E F@.v)X0

q4u6Z3J"m9U0  关键词:电影;跨文化;编码解码;断臂山论文网/\)Fc-g:lj.v

论文网^/C!G2m?2K#h

  一、分析与讨论论文网`[{M:e

1F2c%Z3[E S.J7n:JS!b0  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扩展领域,20世纪40年代后期诞生于美国,70年代末逐渐发展成,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跨文化现象遍布全世界[1]。陈卫星,认为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表象越来越直接地通过媒介本身扩散出来。但全球性的媒介文化传播在市场中立的背后包含很多西方的价值观,这就导致了掌握着世界性传播网络资源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时间成为传播当中的世界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取消了其它文化的存在。这是发展中国家在跨文化传播的世界格局中所正在经历的残酷事实。那么在这样的一种跨文化语境下,李安的《断臂山》如何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成为焦点?它的成功对国内或者世界其他电影有什么影响?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2]:意义产生于诠释的实践,而诠释又靠我们积极使用符码——编码,将事物编入符码——以及靠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进行编译或解码来维持。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符号之间需要翻译原先由“编码——解码”构成的传播过程被扩展为“二度编码”即(传播者)编码——解码(翻译者)编码——(受传者)解码构成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传播链条延长,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的解码有可能因“二度编码”的介入而产生误读。而《断臂山》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再度解码的过程中做的非常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C3i Rloq0

+at/^(@a0  (一)导演本人——跨文化背景。李安出生在中国台湾,生长在家教极为严格的家庭。他拥有优秀的艺术教育背景。李安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他秉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形式来要求李安,李安是在这样一个充斥着中国文化氛围的家庭里长大。21岁的李安从台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为他奠定了一定的艺术基础,接着在美国学习戏剧导演和电影制作,分别获得戏剧学学士学位和电影硕士学位。这些具有中国文化的传统的家庭教育,台大艺术学习经历,及西化的美国留学经历,都为李安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基础素材,是李安今后的成功的重要因素。

_6mJ:{h.V)He#MO0论文网x$t f%UfOFk4u

  李安现在享誉世界影坛,是世界上著名的华人导演,得到世界影坛的认可,曾获得奥斯卡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等。我们可以说,李安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桥梁。论文网'k~(D,}8P&w8|{/c+h3?3C

u0n?lF }J2n6ro0  (二)电影风格——中西合璧。李安的诸多作品中都蕴含着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和融合,这些受其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的影响。李安本是一个传统地道的中国人,他拥有中国人的宽容、儒雅。生长在台湾知识分子家庭的他,长期受父亲的传统教育影响,儒家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他。成人之后李安选择远赴美国去留学专修他自己钟爱的电影艺术。李安本身是便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体。在他身上拥有着源自东方文化背景的宽容、儒雅、责任感;同时也包含着西方文化的多元化、随性洒脱、追求自由。这些都使他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制作方式上,有中西文化结合的意向。他在改编安妮· 普露的的小说时便显得游刃有余,为世界观众创造一部讲述中西方文化的全新的作品——《断臂山》。

3b1Q4G'h!q \/V0论文网-Mgv%{~h3t

  二、《断臂山》——跨文化对话的桥梁

)]R7}.cd3V(~E0

J%R6c)Q5u\0  (一)《断臂山》——跨文化的解码过程。《断臂山》 改编自一位美国人,安妮·普露的短篇小说。影片向观众讲述了两位美国青年男子之间特殊的爱情。一个是农场主的雇员, 一个却是一个牛仔竞技表演者。1963 年夏天,在美国的一个怀俄明州的牧场,两个人相识。同是牧场雇员的两个人,在断臂山一起工作,从陌生到友人,到最后的特殊的同志爱情。同志爱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备受唾弃和禁忌的,而两人的恋情却在各自的情感和家庭矛盾中维持了二人的一生。李安导演将安妮· 普露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便是一次二度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李安在看到小说文本时,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是一次二度解码的过程。作为一位华人导演将一部彻底的外国短片小说经过自己的二度创作(编码),用电影媒介的形式呈现出来。从电影市场的受众来说他是成功的,《断背山》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八项提名,最终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受众在接受这样的具有跨文化背景的导演的影片时,是一次成功的二度解码。这一从导演到受众的二度编码解码过程,是成功的,避免了很多误读。《断臂山》跨文化二度编码解码的成功是对一些传统观念的回击。李安在西方的生活长达46年,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在西方文明的引导下,用现代电影为媒介,对中西文化进行解码,这是他进行二度编码解码的根基。《断臂山》是一部西方题材的电影但其文化内核是中国东方文化。在一些西方的华裔学者那里,认为跨文化翻译一直是被西方的人类学家所把持的。但李安导演打破了这一认知,他用先进的现代文化形式——电影进行文化翻译解码。他用西方的演员,西方的语言系统来包装中国文化。《断臂山》中,东方传统文化的根基决定了导演在处理作品的悲剧意识时,有意避免你让人感觉压抑的沉重感,让作品充满东方文化的宽容、温情,体现了一种“中和”的风格,作品成功地超越东方母体文化的界限,融合了西方文化,成为被世界认可的文艺作品。论文网Jg%P]+\ E-|V
(二)《断臂山》跨文化编码解码的法宝——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李安的电影横扫了从商业性强的奥斯卡到艺术含量高的威尼斯、柏林节,总是满载而归。他的成功在于能够准确把握了两种文化碰撞、交融之后的精华,将东方文化的内敛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视听语言来包装,得到世界的认可。他在二度编码过程中,用的是东方文化内核和西方文化的形态,这样在中西方的受众在二次解码时,都容易理解和接受。首先,东方的内核,西方的形态[3]。李安在进行对于原小说进行解码时,加入了东方的文化内核,再进行二次编码时他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电影语言和形态来讲述故事。东方文化注重神韵,中国的绘画以及诗歌词赋等注重韵律与神韵之美,而西方的文学与艺术更注重模仿与再现的形似美。《断臂山》给我们呈现的是中国山水画的美丽风景,在风景如画的山脉上演绎一场两个同性之间的缠绵爱情故事。《断臂山》小说的文本讲述的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式的同性恋题材的故事,但是李安在进行二次编码时并没有采用西方电影的美学风格,如宣泄、冲突等戏剧手法。而是采用东方的美学风格即细腻、内敛、抒情的手法来讲述这段特殊的同志之间爱情故事,电影作品将二人的浪漫爱情融入断臂山美丽的风景之中,里面包含很多具有中国审美意境的符号。比如,片中的断臂山,它如水墨画般的大篇幅出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寄情于景的感触,在如此恬静、美丽的景色下、曾经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否也可以如这断臂山一样,依然美丽、动人;两人在水墨画般的断臂山下相恋,时隔多年的再次相遇在断臂山,这感人至深的情感背后是环境、世俗、人伦的压力,他们处在家庭和现实的矛盾之中,这一切的情愫和断臂山的景相互相应。李安用如此含蓄的手法在向观众展示着,这特殊的爱情,不被世人理解的爱情。但通过这部片子和影片的内敛、诗意的叙述,我们似乎接受了这特殊的情感,甚至为此而感动,我们看到了东方的家庭观念,在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展示。这便是李安二次编码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断臂山》是西方的电影,但细细品味,又从中找到了相似的情愫。这便是导演的用意。让我们感到熟悉的是他的叙事手法,中国诗画的手法,寓情于景。但便于西方观众的二次解码,导演又用的是纯西方的影视表达形式来表现。如片中的,牛仔是西部片中典型的符号形式。牧场小镇,也是美国西部的村落文明。同性恋题材似乎也更忠实于美国文化。《断臂山》用东方的艺术神韵,通过西方人文地理风情,表达诗一般的另类同志爱情。这正是它在跨文化语境下成功的又一原因。其次,《断臂山》思想内核——东方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中国文化思想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追求自我。在《断臂山》中,李安向观众呈现了一部披着西方华丽外衣的中国制造的电影作品。在二次编码的过程中,他以家庭观念为切入点,来洞察整个社会,向世界解读中西方文化。家庭观念是东方传统文化关注的重点。在影片《断臂山》中,李安对两位男主角杰克与安尼斯之间特殊的爱情,同性之爱的态度是宽容的,他对影片中的人物都用客观的眼光在看待,给观众呈现的是,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位人物的过错都是无奈的,不免让人联想到或许是社会环境影响导致了每个社会角色的无奈。李安导演对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客观、包容的。这是他的态度,也是他对其影片的态度,同时是他的艺术作品能被世界电影市场认可的原因。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追求个人自由主义的西方华丽的外衣下包裹着的却是东方集体主义的家庭观。在大量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西方人大都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性,对家庭的责任感不强。追求自由主义的西方人在家庭婚姻中,如果不存在他们认为的爱情时,西方人会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观念、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束缚时,他们大都会选择继续维持的没有爱情的家庭婚姻关系。《断臂山》中,李安展示杰克与安尼斯两人面对情感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建构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整个片子到处散发的是孤寂,这让整个影片张弛有度。杰克和安尼斯为了各自的家庭,选择忍受寂寞和孤独。再者,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人伦”。在中国,从古至今,传统文化讲究 “人伦”,同时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也在于“人伦”。“人伦”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封建社会是一种等级关系,长幼之分、尊卑之分等。在《断臂山》这部影片中,对于人性的宽容和关怀是“人伦”内核的所在。对于人性的关注是所有艺术作品永恒的母体。《断臂山》中“同志”爱情的双方都因彼此背负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伦的压力选择分别、再次成家,艰难的维持着这段特殊的爱情。

7Fp$kN!]L.I;kS[+@0论文网a-J+mku6G F L)`#\

  电影语言是一种最富有国际性的艺术语言。本文,用编码解码理论,对电影《断臂山》中的跨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解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加强交流和碰撞,中国电影也融入其中,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时代性和国际性风采。为了让中国电影在跨文化的语境下,走出国门,在世界电影市场独树一帜,我们中国的导演人都要进行二度的编码解码这个过程,而二次解码的受众不仅是中国人,而更多的是西方观众。这样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方能形成有影响的民族流派。

4Dh)Grl`Dh%fV0论文网N%Aa!y!d td

  参考文献:

;Q6k)H _4H)C7yJ0

e?'w6ZmYqY#w0  [1] 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J].国际新闻界,2011(2).
+^)u~4i3_zf&\0  [2] 罗雯.论跨文化传播的主体间性与文本间性及话语层面[J].国际新闻界,2006(10).论文网`L[t!{@
  [3] 幸小利.从《断臂山》看中西方文化交流[J].电影文学,2008(22).论文网&k4VGXO,M

)ME U%zc\/Vw0 论文网K8~ a"n0Tjv

TAG: 电影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